远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筑巢引凤归来,音乐热土筑梦想扎根,动漫 [复制链接]

1#
白斑医院有哪些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广州的人才培养,

有“推”“培”“引”“扶”四个层次,

利于打造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文艺人才队伍。

广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并每年安排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音乐剧的时代已经到了,剧场文化的时代已经到了!”

近日,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粤港澳大湾区音乐艺术联盟主席、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李海鹰如是说,而李海鹰的音乐剧《青春剧团》正是在广州诞生、从广州出发。

以李海鹰为代表,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回到广州、来到广州、留在广州,广州的文化氛围深深感染了他们,广州惜才爱才的种种举措振奋了他们。

记者了解到,广州的人才培养,有“推”“培”“引”“扶”四个层次,利于打造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文艺人才队伍。比如,推出以欧凯明、倪惠英、方锦龙等为代表的广州文艺领*人才;培养依力凡·吾买尔、林远志等本土化的“明星名角”;引进陈怡、廖昌永、雷佳等文艺大师担任广州文化顾问;积极推进何建明、葛亮文学工作室和余隆音乐工作室的建设;扶持林俊敏、魏岳、李写意等一批知名“网络文艺穗*”和丁冰、朱斌、夏达等数百位漫画明星,推动漫画家(工作室)签约近位(家),长期合作的漫画家逾人。

艺术人才的汇聚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如与广东省舞蹈戏剧学院签约引进人才苗子,与星海音乐学院开展艺术培养实验教育,启动剧院优秀艺术专家工作室、首席演员工作室和艺术创作室,实施杂技界“杂技青苗计划”……同时,由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青苗画家”培训活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广州国际漫画节、广州艺术博览会、广州艺术节、“羊城之夏”广州市民文化季等活动,在国内外也享有相当高的声誉,成为推动广州文化发展,吸引人才、创意汇聚的高水平平台群。

此外,广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每年安排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网易游戏、YY(欢聚时代)、酷狗、三七互娱、虎牙直播、荔枝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公司,成为吸引高质量人才加盟的金字招牌。

金龙奖

人才基础的不断夯实,广州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亮点频频: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醒·狮》提名中国文化艺术*府奖文华大奖,并摘下中国舞蹈“荷花奖”;国家大剧院首次与地方院团联合出品的话剧《林则徐》,获得广泛赞誉;大型原创芭蕾舞剧《浩然铁*》成功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原创大型民族风情歌舞木偶剧《神奇之旅》在全国木偶院团中首创利用旋转舞台、移动彩屏和演员表演互动结合的艺术手法,构成一个“全动态”的舞台,效果非凡;广州杂技艺术剧院杂技节目《升降软钢丝》荣获第41届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节比赛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醒·狮》

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占GDP比重为6%;据课题组测算,年广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8%。随着文化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增长加快,广州必将为各路人才的大展宏图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爱乐之城

漏夜排队抢票在广州司空见惯

广州是一片音乐热土。有的人,偶尔离开,但终会回来,比如李海鹰。有的人,一旦来了,就不愿离开,比如方锦龙。

《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我不想说》《走四方》……这些熟悉的经典旋律都出自李海鹰之手,他曾为中国流行音乐的辉煌做出了巨大贡献。11月7日、8日,李海鹰“回归”广州后的首部原创音乐剧《青春剧团》将在广州大剧院首演。

原创音乐剧《青春剧团》新闻发布会

李海鹰:归来,这里有条件引领新一波音乐文化浪潮

李海鹰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从小在长洲岛长大,深受这片土地的滋养,最早学会的歌就是《落雨大》《月光光》。”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在流行音乐方面逐渐式微。年,李海鹰去了北京发展。

年,星海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在北京和李海鹰见面。蔡乔中说:“您是作曲家、指挥家,现在应该向教育家转型,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星海音乐学院的建设需要您,广东流行音乐经过40年的发展后,如何再出发,需要您。”就这样,李海鹰回来了,担任流行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

李海鹰的回归,不仅是因为母校星海音乐学院的呼唤,更是因为广州这片土地对人才的重视。

年*埔区制定了“文创10条”*策,吸引文化名家大师到*埔设立工作室。而李海鹰工作室正落户在此,也是第一批获得“文创10条”资助的工作室之一。而《青春剧团》的创作也得到了多方面全力支持。该作品由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市委宣传部、*埔区委宣传部共同打造。高校、市、区联动,机制创新,共建共享共赢,合力助推文艺精品。

李海鹰

年9月,李海鹰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音乐艺术联盟”,并担任联盟主席。他说,“如果未来10年中国的流行音乐能复兴,希望就在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有这么好的音乐硬件设施和创作人才,具备厚积薄发的实力,完全有条件引领新一波音乐文化浪潮。”

事实上,广州是一座音乐之城,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创作的积淀非常深厚。“20世纪初,把西方音乐带入中国的马思聪、冼星海、肖友梅,都是广东人。吕文成、严公尚让广东音乐熠熠生辉。20世纪7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在香港缔造辉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音乐从广州走向全国。”在李海鹰看来,“音乐剧的时代已经到了,剧场文化的时代已经到了,从音乐剧出发就是最好的方向。”

近年来,音乐剧也收获了无数拥趸。李海鹰说,“音乐剧的世界水平并不是那么遥远,我们这部剧就要往世界水平靠。”对于即将首演的《青春剧团》,李海鹰感触良多,“我现在有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州做音乐的感觉,*府、媒体的全力支持和大众的热捧,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力量。”

方锦龙:留下,我想让国乐和流行音乐一样蓬勃发展

今年57岁的方锦龙是中国国乐演奏家、乐器收藏家,也是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从家乡安徽安庆到山东济南再到广州,方锦龙扎根岭南这片沃土已有30多年。回忆起当年的决定,他说,“广州的流行音乐发展得很好,有创新的空气,这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广东的三大乐种也吸引了我。我想让国乐和流行音乐一样蓬勃发展,所以我来了。”在新媒体时代,能演奏上百种乐器的方锦龙以各种各样创新性、创造性的表演带动传统艺术“破圈”,成为当今国乐界“顶流”。

方锦龙

著名指挥余隆自年开始担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在他看来,广州已成为古典音乐重镇。种种迹象显示,古典音乐繁荣的全部条件,广州都满足——走过60年的广交(广州交响乐团),拥有一流的音乐家和管理团队;广交打造了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体系目前已形成青年乐团、少年乐团A团、B团三级梯队,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阶梯体系;每年举行的指挥培训班都会招个中小学老师;打造殿堂级音乐作品的同时,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对市场的培育不遗余力,乐迷“漏夜排队抢票忙”的现象,在广州已司空见惯。

余隆

李海鹰回归,方锦龙的留下,意味着广州将迎来艺术上的又一个新的春天。

动漫之城

市井风情生灵感对广州爱得深沉

广州还是一个行走的“画坊”,吸引了不少艺术人才“扎下根来”。

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知名漫画家金城就是如此。从投身连环画创作开始,创办《漫友》等多种动漫及文学期刊,创建“金龙奖”……金城参与了中国原创漫画的生态环境的营建与改善,促进了中国动漫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在这过程中,他也回过老家黑龙江,去过北京,但最终还是选择在广州“扎下根来”。

金城:南下广州,这里有浓厚的漫画氛围

金城是地道的北方人,20世纪80年代以一部连环画《明姑娘》蜚声画坛,之后投身于动漫艺术创作和产业运营。年,金城在北京创办漫友文化,推出《漫友》杂志。4年,金城在北京发起创立中国首个融动画和漫画于一体的“中国动漫金龙奖”赛事,提出“动漫”这一概念。

金城

6年,金龙奖正式落户广州,金城也决定南下广州继续创办《漫友》杂志。谈及这段从北到南的选择,金城表示,广州有着动漫艺术发展的最佳土壤。那时的广州漫画氛围很浓,有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很多大学校园里还成立了动漫社团;同时,广州市民们对于流行文化的接受度和包容度很高。

回忆起初到广州的经历,金城至今印象深刻,“6年出台了一大批扶持*策,4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11月,广州市人民*府颁布了《广州市进一步扶持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紧接着,市文广新局等部门主动来对接,我们都非常兴奋,干劲十足,整个广州包括《漫友》在内的一大批优势企业都迅速发展起来,如奥飞动漫等公司都是这一时期脱颖而出。在之后的十年,对动漫行业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金城

对金城而言,漫友文化的一步步发展就是将它逐步从动漫传媒转型为动漫产业,从组织作者创作、到出品、再到发行,让漫画家不用自己费心就可以实现市场价值。他坦言,这受到了广州浓厚的商业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有着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强烈变革意识,身处其间,也让我更具开拓精神。”

金龙奖让更多动漫人才爱上广州

到今年,金龙奖已成功举办了17届。金城认为,广州乃至广东依然是中国动漫作品影响力最强、消费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广州的动漫节是依托于整个市场消费环境,广州乃至广东是全国最好的动漫消费市场,整体后劲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而且,“金龙奖”实现了很多动漫人的梦想,每届都有一批获奖者因为参加金龙奖这一契机,喜欢上广州,喜欢和《漫友》、“金龙奖”为邻,遂开始在广州安营扎寨。比如香港漫画家童亦名,因为喜欢广州鲜活的动漫氛围,辞去了香港的高薪工作,到广州从头开始,现在已是畅销漫画家。还比如《爆笑校园》系列漫画的作者朱斌,也是在7年获得金龙奖后与广州结缘,于8年定居广州,在这里扎下根来。

动漫展

金城本人对于岭南文化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表示,“自己的绘画风格深受岭南画家的影响,比如林墉、詹忠效等,还从岭南文化中特有的元素,如粤剧、民间艺术等方面吸收了很多创作养分。当然,最重要的是广州的市井风情,会让我随时随地在生活当中捕捉到灵感,这也让我对广州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事实上,广州的最佳土壤不仅在漫画领域得到体现,为培育、服务优秀青年人才,广州画院与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美术学院还共同打造了公益性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养计划(简称“青苗计划”),至今已培养了上百名优秀青年美术人才。青苗计划召集人、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方土提到,这个项目填补了国内非学历阶段青年优秀美术人才培育的空白,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青年们因为青苗计划,聚在广州,既没有门户之见,也没有山头之分,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由学习和交流,呼吸艺术广州自由的新鲜空气。

“广州有这么好的音乐硬件设施和创作人才,具备厚积薄发的实力,完全有条件引领新一波音乐文化浪潮。”

——李海鹰

“广州流行音乐发展得很好,有创新的空气,这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广东的三大乐种也吸引了我。我想让国乐和流行音乐一样蓬勃发展,所以我来了。”

——方锦龙

“广州的动漫节是依托于整个市场消费环境,广州乃至广东是全国最好的动漫消费市场,整体后劲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金城

专题统筹/全媒体编辑中心王晓云、李思涵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松竹、张素芹、李巧蓉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燕、骆昌威、杨耀烨、王维宣、苏俊杰、广州交响乐团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叶碧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