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红楼梦》第四回下半回就是《红楼梦》中著名章节“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小说从贾雨村在黛玉之父林如海的引荐之下与荣国府联宗,并得其内兄贾政帮忙,接任金陵应天府起笔。这之前的重大事件是,贾雨村在与冷子兴闲谈荣宁两府时勾画出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图和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所谓“护官符”即“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喻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富贵气焰与阔绰奢侈。而且在第四回中用那门子的说道进一步解释何为“护官符”: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所以,若读懂《红楼梦》,不能不读懂四大家族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是伦理文化关系,更是政治和经济关系。
贾雨村
“葫芦案”与贾氏家族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主干是荣宁二府的贾家。贾家第一代是荣国公贾演和宁国公贾源两人。一荣一宁,说到底,还是一张一弛,一荣一枯。第一代的名字预示着四大家族故事的曲演源头。第二代男丁贾代化、贾代善。两府从此一代开始从武向文转化。第三代男丁贾敷、贾敬、贾赦、贾政。此一代人物仕途文路各个不同。贾敷早夭,贾敬且胡乱以敬神乐道为事贾赦袭了一等将军,不务政事贾政则正好反之,以勤勉儒业为好。《红楼梦》故事主要在这一代和他们的下一代展开。第四代男丁五人:贾珠、贾宝玉、贾环、贾珍和贾琏。这是一群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他们生长在锦衣玉器、钟鸣鼎食之家,像各种珠宝一样养在深宅高院,过着骄奢淫逸、追求享乐的生活。
荣宁二府
只有宝玉是其中的文化学习者、参悟者,并由此走向了对自己这一代生活的叛逆道路。《红楼梦》中贾府里最重要的女丁是第四代的元迎探惜四春及黛玉、宝钗和湘云。元春是宝玉的亲姐,迎春是贾琏,的同父异母妹妹,探春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惜春则是贾珍的妹妹。宝玉与黛玉是姑表关系的兄妹,即宝玉的父亲是黛玉母亲的兄弟宝玉与宝钗是姨表关系的姐弟,即宝玉的母亲是宝钗母亲的姐姐。湘云则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贾府的子孙们在与其他家族的联姻方式中集体壮大发展起来:贾代善娶的是史侯(保龄侯尚书令)之女,即小说中的贾母。
迎探惜三春
贾政娶的是王公(都太尉统制县伯)之女,即小说中的王夫人薛公(紫薇舍人)之孙娶的是王夫人的妹妹,即小说中的薛姨妈贾琏娶的是王夫人的侄女凤姐宝玉娶的是薛姨妈之女薛宝钗等。古代的中国是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封建制的本质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千百年政治制度的绵延中,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伦理系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特殊关系的正是儒家视野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和君臣关系。而家与家族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小细胞与大细胞。只有深入到家之中,才能深人到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之中,也才能参透中国封建制度下的裙带政治和司法黑暗。
王夫人
二、“葫芦案”的案情与意义
“葫芦案”是在四大家族显赫非常、耀武扬威的背景下浮出水面的。在贾府扶助下上任应天府的贾雨村,正遇到四大家族之一薛家公子犯了命案。“葫芦案”的主要案情很清楚,就是地方乡绅冯渊和甄士隐之女英莲两情相悦,花花公子薛蟠也看上了英莲,他依仗权势,硬是将英莲抢走,并打死了冯渊。光天化日之下抢人杀人,这是明显的伤天害理之事,理应严惩歹徒为冤死者讨公道。但此一件简单案件却因牵惹上四大家族的关系而迷离复杂起来。在断案者贾雨村的心理天平上,一边是在落难中帮助、救济自己,为自己开拓人生道路的恩人的女儿;一边是在仕途道路上辅助自己发达的不可一世的贾家的亲戚。
“葫芦案”
贾雨村原本想伸张正义,但公平断案之心在涉世较深的门子的提醒和教唆下开始变化,贾家是自已的政治靠山,也是自己未来发达的依靠,利益之心和现实私欲战胜了良知和法律准绳。原来,案子是可以糊涂着了断的。贾雨村在社会大染缸里终于一步步向着异于本性和良知的自我走去,他听从了门子的策划,终于徇情枉法、胡乱判结了冯渊英莲和薛蟠一案,并一不做二不休,事后将门子也远远发配了事。此回书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通过糊涂僧乱判葫芦案,显示了四大家族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和权势。这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到:
贾雨村听从门子策划
其一,通过“护官符”揭穿了此案长期无人做主的秘密和贾雨村徇情枉法的背景,介绍了他们显赫的财富和权势,以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治经济联盟关系。其二,通过薛蟠这个人物,也可以鲜明感受到四大家族人物的气焰和嚣张。薛蟠是经济上的贵族血统、文化上的市井无赖。他之所以敢于胡作非为,不过是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自己家属于皇亲国戚第二是家中拥有百万财富第三是母亲从小溺爱娇纵,所以他既染上上流社会的种种霸王恶端,又吸收着下流市井中如贪婪无赖好色淫荡等地痞习气,成为封建社会中人格极端丑陋的豪门纨绔代表,故而人称“呆霸王”。
薛蟠
其次,通过贾雨村徇情枉法,具体揭露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内幕。现实世界中那个有着魁伟身材的贾雨村是作者以真实主义精神和批判现实的态度刻意关照的重要人物,作者不仅写他的淹蹇困窘,也剥茧抽丝般地紧紧跟随着他命运的客观机遇和主观抉择,写他不得不如此挣扎的黑色政治人生。不仅科考仕途上现出光芒、还顺便走了桃花运,迎娶了娇杏作妾,在官场的恩威面前权衡,忘却了责任和义务,胡乱了结英莲一案。作者把这些一一冷峻记录在案,对人性的流变洞察、对世事的洞明剖析,可以说入木三分、笔橼尖厉,直指封建社会人治裙带带来的司法腐败,不仅揭露了封建社会中的权权交易,如贾家与贾雨村;
贾雨村
也揭露了其中的权钱交易,如贾雨村与薛蟠、贾雨村与冯家更揭露了其中权情交易的具体内幕:贾雨村与贾家的举荐之情、与甄家的雪炭恩情、与门子的旧交情等。对封建社会的暴力、法权、人情与金钱做了一次集中而形象的揭露。再次,嘲讽了儒家教义下封建知识分子的仕途之路,显示了封建末世的世态炎凉和污浊风气,对封建社会的无可救药有一种力透纸背的嘲弄,并对封建社会上层建筑表达着根本怀疑和否定的情感。贾雨村的故事便是典型说明。雨村姓贾名化,字雨村,号时飞,作者特意让雨村在开场中身份窘迫,却心怀壮志。
贾雨村
在一首中秋诗中,便吟出飞腾之望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诗句,在一首对联里也说:“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雨村以玉钗等珍物自比,抒发的也是一腔抱负和胸襟远志。这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在如此价值目标下,贾雨村违背了读书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道德准则,开始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地前进。此一回作者把宝黛按下不说,表面提起葫芦案,为接回英莲、引出宝钗等情节进行铺垫,实际上是将故事的神话仙界视野重重地拉回到现实世界。
贾雨村中秋吟诗
由此枢纽出发,构建起荣宁两府枝叶繁盛的人物关系和绵延不绝的人生故事,并由此确立和强化了《红楼梦》对现实深浓锐利的批判态度,拓深了它打开的社会人生厚度,丰富了《红楼梦》的深远大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