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语精讲学而篇第115章如切如磋如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全文总字数个字,阅读约需要6分钟看完全文,有价值98元的小礼物,等你来领#国学经典推荐#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在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我们再次强调一下,读《论语》的目的,不在于掌握一个评判别人如何的工具,而是君子自我成长的方法论。

贫是少,穷,卑下。谗,是谀,媚。

富是足,是多,是贵,骄,是傲慢,是自矜。

什么叫贫而无谄呢?贫穷骄傲的时候,能够不谄媚,不僭越,不以非分的方法求得富贵。什么叫富而无骄呢?就是富足的时候,能够不傲慢,不矜夸。

对于企业来说,贫而谄体现在哪里呢?就是企业刚起步的时候,很小的时候,各种想走捷径,求技巧。想一下子跨越式发展,期待奇迹的发生。富而骄体现在哪里呢?企业做大以后,开始觉得别人的领域好像也就那么回事,觉得,我们这个团队,干啥都没问题,于是开始盲目扩张。

能把“贫而谄,富而骄”这两点戒掉,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子贡是后来成为儒商鼻祖,孔门里的首富,位列鲁、卫的丞相。他思考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是他的修行之道、自守之道。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我这辈子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已经是我不可奢望的修养了。

子贡位列孔门十哲,是孔子一生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多子贡尊师的典故。孔子对于对于子贡能有这样的觉悟,可以说非常欣慰的了。我们都知道,孔子为什么是万世师表呢?因为他能“因人而教”,能“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他给子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什么意思呢?

乐,乐什么?有人以为贫穷的时候也很快乐。这是要子贡学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快乐生活么?不是。贫而乐,这里漏了一个“道”字,是贫而乐道。虽处贫苦之中,依然不坠其志,以道自乐。富而好礼,好的是什么礼啊?君子之礼。虽处富贵,不忘其志。对于一个君子来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使命,他的志,让他无暇顾及贫富。

子贡原来追求的是自守之道,但是,老师对他提出更高的期许,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经过老师这么一说,子贡恍然大悟,这也才有后来子贡自我评价是自己的德行是看得见里面的围墙,老师的德行是万仞高墙。

子贡说:老师,您的意思,就是《诗经》上说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吧?

其实,很多人读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时候,只体会了表面的意思,没有进一步往下继续深度。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自《诗·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切磋琢磨是以骨、角、象牙、玉石治宝器的工序。

我们后面会学到: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就是,你这种人的品性太差,怎么教也是不可能教得好的。这是因为“宰我”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的。但是,子贡能“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明什么呀?说明子贡品性很好。

如果一个人品性很好,不提出更高的追求,就只是品性而已,骨还是骨,角还是角,象牙还是象牙,玉石还是玉石。唯有有志于成为宝器的骨、角、象、牙、玉石,再经过切、磋、琢、磨,才能够最终成为宝器。资质和努力,缺一不可。

切、磋、琢、磨是工序,工序工序,工作的顺序。有先后才叫顺序。刚开始是切,切好以后是磋。刚开始是琢,琢好以后要磨。只切不磋,只琢不磨,都只是毛坯而已。但是,只磋不切,只磨不琢,也成不了宝器。君子的淡定从容,是因为有志有道,有目标有方法,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孔子听到子贡这么一说,太开心了。赐也,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说,赐呀,你没有辜负我的厚望和期许呀,你太优秀了。我们从今以后,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已知的,你就能体悟到未知的。,你已经能够闻一知二、举一反三了。

孔子觉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讨论《诗经》的,我们后面会学到孔子说《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无邪是正。所谓不偏不倚,中正之至。是已经细微精深处。孔子教学的目的不是让你掌握知识,是为了让你不断取得进步。所以,对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像我们打磨器物,不同阶段,适合不同颗粒度的砂纸一样,这个时候的子贡,已经需要精雕细琢了。

所以,孔子的精益之道是什么?

第一、能自守

第二、有远志

第三、有顺序

第四、勤耕不辍、从容不迫

最后摘抄朱子(朱熹)关于这段的精彩讲解:愚按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辩说而明矣,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什么意思呢?朱子说,一方面,我们固然不应该止步于小成,比如,子贡,能够自守,然后就骄傲自满,不追求精益求精,更进一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好高骛远,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提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先要从第一尺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